您现在的位置 : ag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尊龙人生就是博» 华电报道» 华电报道1

我校主办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储能专场分论坛-ag尊龙凯时

作者: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供稿单位: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发布时间:2022-09-19     浏览次数:

9月17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四部委与北京市政府共同举办的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开幕。本届论坛以“数字赋能 绿色未来”为主题,设置1个主论坛和7个分论坛,聚焦能源产业未来发展,践行“30·60”双碳战略。9月18日下午,由我校和昌平区政府联合主办的储能专场分论坛在北京未来科学城举行,围绕“支撑双碳目标的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主题展开研讨。

ecf9322a813e4ec7b4a4c0284a0c9d2e.jpg

校长杨勇平在论坛上致辞。他表示,在当前双碳目标的有力驱动下,储能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契机。我校是最早设置“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和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高校之一,开办了全国首个“氢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作为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首批“挂帅”高校,我校将构筑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工程转化完整创新链条,打造双碳领域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高地,瞄准未来科技和储能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培育和产出重大科技成果,主动承载起电力行业高等院校的创新引领作用,成为衔接“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协同发展链条的重要纽带,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家“双碳”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4f3685d452964af2b71ca3c1255fc9bb.jpg

昌平区副区长杨仁全在致辞中强调,昌平区先进能源产业集聚了800余家企业,2021年规上企业收入近2500亿元,同比增长36.5%,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昌平区将继续发挥空间充足、交通便利、产业基础扎实的优势,充分释放能源谷科研集群优势,打造先进能源千亿级产业集群。在储能技术这条前沿赛道上,进一步促进央地协同创新,深化校地融合发展,促进储能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发展。

c4e61ae41f7a44af93cad37c50c02295.jpg

我校刘吉臻院士作了“能源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主题发言,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能源转型迫在眉睫。构建多源互补、源网协同、供需互动、灵活智能的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电力系统由“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建立源网荷储灵活可控的智能调度控制系统,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a2556f8a18234c83a8b470d47227795e.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武强教授在“中国能源战略形势分析与低碳对策”主旨发言中提出,应对实现我国宏伟发展目标与能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应主动“开源”“节流”。通过清洁能源规模化利用、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和节能提效“三足”鼎立,和新型煤电 ccus、可再生能源 调节“双轮”驱动,实现“双碳”目标。

我校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王宏盛主任在论坛上发布了《2022储能技术和系统商业化应用案例》,遴选出全国102个具有代表性的储能案例,涉及电化学储能、物理储能、混合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从项目背景、项目介绍、创新优势、推广价值、经济效益等进行全面剖析,为多种储能技术应用推广提供了坚实的事实依据。

清华大学电机系梅生伟教授项目组介绍了压缩空气储能若干关键新技术及工程实践,我校刘建国教授分析了双碳目标下氢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庆源介绍了磁悬浮飞轮电力调频技术在多场景下的发展与应用,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新能源技术中心缪平主任提出双碳目标下“四流融合驱动”架构,北京天启鸿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唐焕集提出储能微电网群和集中式新能源 储能的模式将会爆发式增长。国网综合能源集团储能事业部开发投资中心负责人李艳介绍了双碳目标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投资发展趋势及实践案例,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储能技术创新委员会委员赵香花分析了电化学储能寿命、成本与安全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我校和昌平区政府联合主办储能专场论坛,推动储能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发展,推进储能领域政产学研用融合,促进储能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和产业化落地,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夯实能源科技创新基础,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初审:刘晓

审核:王宏盛

责任编辑:郭耀红

ag尊龙凯时的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推荐在ie8下浏览网页

网站地图